昨日上午,第四届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本届文博会除山东17市均设独立展位外,创意产品参展商也首次涵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特设国际展区更成为一大突破。其中,荟萃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特色工艺、频临灭绝的民间技艺等文化瑰宝的淄博展区吸引了无数参观者目光。
现场互动
凸显淄博“民俗特色”
走进淄博展区,《王小赶脚》优美的唱腔响起,熟悉的五音戏登场,来自淄博五音戏剧院的专业演员惊艳亮相,精湛演出集聚了大量人气。“第一次听五音戏感觉很好,我要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下这门独特的传统艺术,民俗的东西才是最吸引人的。”演出现场,一位手持画笔精心绘画的济南女孩对记者说。
记者在淄博展区现场看到,现代科技手段得以充分运用,通过产品静态展示和艺术大师、戏曲演员、民间艺人的现场表演,全方位展示了淄博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品牌、文化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灿烂前景。开展第一天,淄博展区丰富的文化内涵,形象的技艺展示、生动的戏曲表演就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欣赏。其中,工艺大师的刻瓷内画表演、技艺精湛的红木雕刻、鬼斧神工的锦灰堆艺术更是让观众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展会经济提升了淄博文化产业的发展后劲,文博会就是民俗艺术家的大舞台,为投资商与艺人的合作搭建了沟通的桥梁,通过媒体的宣传,也有利于淄博的地域特色文化走出山东、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淄博市文产办主任徐德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各地特色展区异彩纷呈
本届文博会上,山东17市展区大打特色地域文化牌,通过传统工艺和现代传播手段结合的展览,为参观者奉上一道特色鲜明的“文化大餐”。
与淄博展区相望的青岛展区,以碧海蓝天的海滩为背景,加以钢琴、小提琴演奏烘托出热辣气氛,其极具跳跃感的现代旋律与淄博的传统民俗特色形成视觉与听觉的鲜明对比,成为文博会上一大亮点。
除了山东各市的精彩展示,本届文博会还特设中国台湾馆和4个独立的国际展馆。首次亮相的台湾馆位于会场3楼,草棚木栈,喜庆的舞狮,还有台湾原住民带来的当地舞蹈表演,给文博会带来一丝新鲜气息。欧美展区则将大片草坪搬进了会场,6个悬挂着的大型木桶布满异国风情图片,还有外国友人现场表演助兴,增进了国际文化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