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街道安上社区 代办三结合 搭建“连心桥”
安上社区现有居民1630户,总人口4720人。推行社区事务干部代办制以来,社区党委针对社区人口多、事项杂的实际,以“三个结合”为抓手,整合工作资源,创新以“社区权限范围内的立即办,涉及上级部门的帮助办,上级审批的协助办,群众有难的上门办,百姓无暇的代替办,跟踪服务的主动办”为主要内容的“六办”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了群众以往办事政策不明、程序不熟“来回跑、四处问”的难题。
“代办站”与“便民服务大厅”相结合,整合代办阵地。2011年,安上社区在博山区率先建立高标准便民服务大厅,为居民办事提供了服务平台。今年以来,为推行社区事务干部代办制,社区积极整合便民服务大厅成立代办站,以服务大厅为依托,建立健全问事、受理、承办、回复、建档五项机制,延伸便民服务功能,提高了服务成效。
“网格员”与“代办员”相结合,延伸工作触角。结合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将20名网格管理员确定为代办员,要求其在走访、巡查过程中随时受理居民的代办事项,并将服务内容分为“事务服务”和“政务服务”两大类,转交社区代办员和社区“两委”成员分别代办。通过前移“问事”关口,做到服务“无死角”覆盖。
“代办服务”与“志愿者服务”相结合,增强工作成效。将社区组建的家电、管道维修、护绿、环卫、居家养老、政策咨询等6支公共服务志愿者队伍,纳入代办服务管理,进一步扩大代办工作成效。社区58号楼前路段路灯损坏后,不仅影响居民晚上外出,也存在安全隐患。接到居民反映后,代办员第一时间联系到附近的志愿者,及时进行更换,不仅做到了便民服务“零时间”等待,更彰显了社区“同在安上住,就是一家人”的人文理念。
安上社区党委书记薛桂梅说:“代办制变‘百姓跑腿’为‘干部跑腿’,让社区干部转变了作风,让居民群众得到了实惠,是干群感情沟通的‘连心桥’。”
博山经济开发区 打造群众身边的“服务窗口”
“哪里也不用去了,这件事交给我们办了。”今年5月份以来,在博山经济开发区64个村居,时常听到这样响亮的应答声。
7月20日,大李社区张绪成因旧村改造拆迁问题与开发商产生纠纷,兼职代办员孙金波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当天就与镇代办员杨勇来到张绪成家中了解情况。10天后帮助双方达成共识,签订了协议。南域城社区专职代办员魏宏更是成了“大忙人”,他坚持每天三次下户巡查,并主动承担起每月代缴电费等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居民孙爱华说:“过去大事小事都得自己跑,现在有了代办员,服务窗口到楼头,遇事招招手,确实方便多了。”
据悉,为全面落实村民事务干部代办制,博山经济开发区不仅在辖区建立了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级代办站两级代办机构,选聘了64名镇级代办员和98名村级代办员,还吸收驻村指导员、驻村“五员”担任各村兼职代办员,将代办“窗口”设在了群众身边,变群众着急为干部着急,变群众跑腿为干部跑腿,变被动受理为主动代理,畅通了群众表达诉求和反映问题的渠道,降低了群众办事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
为提高代办员业务水平,博山经济开发区党委统一制作了《村民事务干部代办工作台账》,对代办事项进行跟踪管理,确保了件件有人管,件件有落实,件件有回音。组织开展了以“亮身份、亮标准、亮承诺,比服务、比技能、比作风,党员评、群众评、领导评”为主要内容的“三亮三比三评”实践活动,并以代办事项办结率、群众满意度等为标准,定期组织开展“星级代办员”评选表彰活动,挖掘先进典型,选树比学赶超标杆,引导代办员增强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打造“务实、高效、便民、创新”的服务品牌。代办工作开展以来,已累计代办事项3200余件,赢得了党员群众的广泛好评。
夸夸俺们的“代办员” ——山头街道乐疃村村民事务干部代办工作侧记
山头街道代办员流动“问事”
今年推行村民事务干部代办后,山头街道乐疃村村民事务代办站成了“最热闹”、最忙碌的地方。
妇女主任摇身变成了“管家婆”
“范大姐,俺的独生子女证交给你办了。”“行!把这些表填好,把户口簿和复印件准备好,其余的手续我来办。”“喂,娃娃证不能代办,需要对女方本人进行新婚知识和孕前知识培训呢!这样吧,等你不忙的时候,我陪你去,省得你不知道程序。”乐疃村代办员、妇女主任范翠玲,一边比划着让赵建爱填写表格,一边接听起了电话。像这样的话、这样的事,范翠玲都不记得自己说过多少次了。
推行村民事务干部代办以来,范翠玲成了乐疃村最忙的人,忙完村里的事情,调头就得往办事处跑。村里老人腿脚不便,她帮忙跑腿办理农村低保、老年证;村上的年轻人工作忙,她就帮着办理二胎证、独生子女证;村上的妇女刚生完孩子身子弱,她又帮忙办理孕产妇分娩住院补助,比人家的亲婆婆还上心……村民们由衷地赞叹,“俺们范主任呀,是个一顶仨的好管家。”
流动代办站长“一趟车的事儿”
在山头街道与乐疃村之间,一辆军绿色的面包车成了过往的“常客”,这辆车就是乐疃村的便民服务流动代办车。驾车的小伙子叫孙海山,是乐疃村的另一名代办员,也是村民口中常念叨的流动“代办站长”。“叫站长,就是一个兵,忙里忙外不得松”,成为孙海山担任代办员的真实写照,送村上家庭困难的大学生申请学校补助需要证明盖章时找他,村民办理农资补贴找他;村上75岁以上的退休老人要领取社保处发放的老年护膝,还是找他。“范主任剩下的活,都得我代办”,孙海山乐呵呵地说。村民只要找到他,听到的永远是那句口头禅,“行,一趟车的事儿!”就是这么一句话,节省了村民的时间和精力,解决了村民最挂心的事,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
像乐疃村这样的村民事务代办站,山头街道共设立21个,共选聘专兼职代办员42人。他们以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为目的,以偏远村居、老弱病残群众为重点,近半年来累计受理并办结代办事项8873件,以贴心热情的服务传递着党和政府的温暖。
博山镇 坚持“五三二”代办重实效
推行村民事务干部代办工作以来,博山镇立足实际,注重实效,扎实做好代办服务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已代办各类事项1120件,让群众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惠。
坚持“五有标准”,完善代办机构建设。按照“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记录、有考核”要求,投资50余万元新建了镇便民服务中心,依托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代办中心,高标准配置配齐办公设施和办公用品;成立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村民事务干部代办领导小组,选聘12名思想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机关干部担任镇级代办员,实行挂牌上岗、承诺服务。各村依托村级活动场所成立代办站,明确村“两委”成员为代办员,对照区、镇规定的代办事项,逐项细化,落实到人。镇代办中心统一印制《村民事务干部代办工作台账》,对代办事项进行跟踪督办、销号管理。
突出“三个到位”,提高代办服务水平。在搞好代办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坚持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不断提高代办工作的质量水平。一是社会宣传到位。充分利用明白纸、公开栏、宣传栏等阵地,广泛宣传村民事务干部代办工作的原则、代办服务项目、办理程序等,让党员群众充分认识和了解村民事务干部代办制度,做到家喻户晓,方便群众办事。二是联系覆盖到位。在镇、村代办员定点服务的基础上,安排全镇41名驻村指导员不定期“上门服务”,每周至少对派驻村老、弱、病、残等困难户进行一次走访联系,询问有无需代办事项或其他诉求。三是业务培训到位。制定培训计划,完善培训机制,定期对镇村两级代办员进行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等教育培训,引导代办员立足实际,改进代办方式,丰富服务内容,拓宽服务领域。目前,已举办了代办员专题培训5次,组织到市、区先进单位参观学习3次。
落实“两个责任”,强化代办运行监督。为加强对代办工作的管理监督,明确镇党委副书记是代办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全镇村民事务干部代办工作负总责,亲力亲为抓落实,做到季考核、月总结、周调度;镇党政班子5名包片领导是“直接责任人”,每周至少对所包片村级代办站的工作情况进行一次普遍巡查,对10名以上代办服务对象进行回访。同时,镇基层组织建设办公室成立督导组,不定期对各村代办工作进行抽查检查,抽查结果纳入对各村党建工作年度考核,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来源: 淄博日报 |